“三句半”的创新与实践
2023-08-16 08:00:00 戴中平来源: 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三句半”是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属于语言类节目。三句半的形成于什么时候,已无从查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句半横空出世,各路文艺宣传队纷纷上台展示各式各样的三句半,一时风头无两。由于三句半语言平实,快捷便利,宣传面广,表演起来又敲锣又打鼓,轻松活泼,故而大行其道,广受欢迎。

       看似简单的三句半,其实并不简单,分析起来,它有抑扬顿挫的语言节奏,有诗词的长短句,也有像歇后语的后半句,最后半句还类似对联的“横批”。小小三句半,也并非不入流,而是“其来有自”。笔者偶然发现,在宋词中就有出现三句半的形式。就拿《渔家傲》来说吧,它词牌的前四句其实就是三句半。试举毛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前四句为例:“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我们把《渔家傲》的词拿来做三句半的台词,几乎不用修改。   艺术是有规律的,有章可循的。然而,“因循”往往与“守旧”相联系,因循而不守旧,创新便是不二法门。笔者在编导三句半时,尝试了一些创新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台词创新 传统的“三句半”台词是四个演员一人一句,前三人是完整的一句,七个字或八个字;第四人念最后一句是“半句”,一般是三个字或四个字;最后这半句往往是总结、归纳、概括,是点睛之笔。所谓的“三句半”名称的由来就源自这种语言关系。   三句半的前三句是递进关系,逐步升级,最后爆发。这种语言关系富有张力,也与相声的“三番四抖”非常契合:即前三句是攒包袱、系包袱、解包袱,最后半句是抖包袱。这四句的顺序也符合写文章的“起、承、转、合”。以本人编导的三句半《守好自己养老钱》为例,开头四句是:甲  我们四人台上站(起)乙  敲锣打鼓做宣传(承)丙  今天打算说点啥(转)丁   ——防诈骗(合)   有趣不!这种台词形式自“三句半”诞生伊始,便是如此,已约定俗成,几十年不变。这种形式好的方面是台词平均分配,每个人都有事干;不足的方面是缺乏节奏变化,循环往复,略显单调呆板,且一句完整的话硬要拆开来四个人念,难免有碎片化之感。   在三句半《守好自己养老钱》排练当中,有这么一段台词,原来是这样的:甲  诈骗套路真不少乙  防骗本领要提高丙  只要心中无贪念丁  骗子没招   排练中,饰演“甲”的演员向编导建议,能否他一口气念三句,而最后半句由另外三人一起念。编导听了脑洞大开,当场进行尝试,改为——甲 诈骗套路真不少

防骗本领要提高

只要心中无贪念

      合   骗子没招   改过之后感觉效果很好。怎么个好法儿呢:这位演员的台词重点突出了,且一气呵成,把一件事情说透彻了;此外,原来的一个人说半句改为三个人齐说这半句,这半句的分量也加重了!真正是一人念,众人合,整体节奏发生了变化。改过之后,你能说它不是三句半吗?仍然是三句半!道具创新“三句半”的道具通常是小鼓、大锣、铙钹、小锣。四个演员手上各持一样,所谓“敲锣打鼓”是也。鼓声“咚咚”、大锣“呛呛”、铙钹“嚓嚓”、小锣“台台”,四件响器同时发声,有金属和声的效果,悦耳动听,气氛热闹。几十年来,三句半演员的道具基本上就是这四样,不曾改变,也没有人想到要去改变。然而,笔者在排练《守好自己养老钱》时,饰演“丁”角色、也就是念半句的演员会打快板,他向编导提出,他能否用快板取代小锣道具,并且说,以前在部队时,曾经这么做过。编导深受启发,想到,锣鼓基本鼓点是“呛呛乙呛乙呛呛”,而快板基本板式是“嗒嘀嘀嗒嘀嘀嗒”,两者节奏何其相似乃尔!马上让演员的快板与锣鼓搭配试试,结果真的挺合拍,而且竹板的声音清脆响亮,与金属响器搭配,别有一番风味。出彩的是,这“半句”通过快板来烘托,更加凸显出来了!

所以说,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天经地义的事儿,有时稍微开动脑筋,就会出现一番新景象。笔者曾在某单位看过一个“三句半”,是在单位食堂大厅表演的,演员们就地取材,手持锅碗瓢盆来做打击乐,“叮叮当当”,锅碗瓢盆交响曲,也别有新意,富有生活气息。   

       三句半的创新还有别的空间,比如队形走位创新等,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总之,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来自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来源于实践。一个节目的生成,除了编导的创意,演员们的主动参与也非常重要。充分发挥演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便会有意想不到的金点子冒出来,使得节目焕然一新,熠熠生辉。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