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文化】又见七夕 我们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2023-08-16 10:22:55 陈蕙茹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千百年来的女子,在这一天拜织女星、穿针乞巧、期盼良缘……

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说:“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

传统节日,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反映的是一代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创造成一个文化的日子,把一个寻常的日子变成一个充满理想光彩的日子。这是多么美好、神奇的创造!

传统节日,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契机。我们站在这些传统文化大IP的地基之上,亲近传统、感受变迁,如何为蒸蒸日上的时代凝聚更多创造力量,贡献更多当代智慧?

是什么激活一代代人关于节日的共同情感与记忆?

我国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有4个: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后来增加了元宵、七夕和重阳,端午节还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冯骥才说,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或为了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加强人际的亲情, 经过长期相互认同,最终约定俗成,渐渐把一年中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的日子。“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它蕴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和道德传统。”

几乎提到每一个重大节日,瞬间激活一代代中国人共同情感与记忆的,一定是那些伟大的、不朽的诗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春节我们辞旧迎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元宵我们乐享人间烟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我们慎终怀远;“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七夕我们歌颂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我们祈望团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我们思念亲人。从古至今,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

中南大学教授彭昇认为,传统节日的传承与经典诗篇的传颂相辅相成。“比如我们之所以对一些经典诗篇耳熟能详,中小学语文教材功不可没。教材相关话题较容易引发热议,其原因就在于教材的教育意义及深远影响无可替代。”

那些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美好习俗的“变与不变”

作家冯骥才近些年投身于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抢救,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他说尽管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人们并没有坐等传统的消失,而是主动和积极地与之应对,这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觉。

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面展开,国家非遗名录申报工作一浪高过一浪地推行;2006年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2007年国务院又决定将春节假期前调一天,把除夕列为法定放假日,同时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法定放假。冯骥才认为,这种改变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弘扬。

“节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节日文化,放假则是恢复节日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那么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则是必不可少的了。”冯骥才说。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美好的习俗。但重温并不是照搬或者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与情感,“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些习俗消失了,节日唤起的情感却不会变。中秋节总想团圆,春节总要辞旧迎新,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这两年,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在科技的引领下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今年七夕节来临之际,一些地方把民俗活动由线下转到线上,直播里体验七夕习俗、云端观美景、线上听讲座……即使身不能至,也不妨碍人们领略七夕的浪漫韵味,也对祈愿幸福平安的节日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每逢节日必“刷屏”的“奇妙游”背后有神秘力量?

以更大的历史视角观之,七夕等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断衍生出“新民俗”,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何更好地涵养和传承传统节日?

七夕节源自远古的星宿崇拜,星空下,青年从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文字里走来,咏叹山河锦绣;佳人缦立,《秀水伊人》与《星河》同游。每个节目剥离出来,都是一个可独立传播的短视频,堪称“综艺节目玩转国潮的天花板”。

中南大学教授彭昇说,“奇妙游”系列的成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艺形式的创新和科技的助力。这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我们不应该仅仅是传统节日的享用者,还要为节日作出新的贡献。民俗是一条浩荡大河,只有新的洪流不断注入,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时代,我们一定会使传统节日发出更富魅力的光彩。

我们都受益于中华祖先的文明基因,热爱我们的节日吧!(陈蕙茹)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