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2023-10-16 08:12:22 李祖仁来源: 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一帘秋风起,满园桂花香。寒露前夕,学军赠《艺术之谜新解》,断断续续读了一周,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因为它是恩师林兴宅的著作,读起来倍感亲切。

       这本书是兴宅先生自选比较有代表性的24篇论文,按照理论主题分类,每一篇都有着独特的时代意义,凸显“一家之言”的戛戛独造。正如先生所言:读者可以从这些论文对文艺学的“成说”或“定论”进行重评的尝试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反常规的逻辑思路和思维方式获得某些启发或心灵的契合。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喜欢先生的作品,在于他建立了以“价值判断范型”为核心范畴的文艺批评方法的理论框架,在于他的睿智,在于一生潜心教学与学术研究。先生喜欢读书,图书馆成了他的书房,三餐过后即往图书馆钻,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退休。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兴宅先生致力于文艺批评新方法的探索,把文艺研究的目标定为运用象征范畴重建文艺学体系。三十年前,先生的两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列入“走向未来丛书”,引发社会反响。作为闽派批评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兴宅先生被学术界誉为“文艺批评新方法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人。他首倡的“文艺象征论”,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探索的五种代表性类型之一。

       先生有跨界思维的习惯,喜欢从别的学科寻求灵感,偏重科学与哲学。他有一种求异创新的天性,喜欢标新立异。先生认为:重视事物的二重性特征、贯彻双向建构原则、致力于揭示系统运动的隐秘中介,这三个逻辑思路对于深化文艺问题的思考有莫大的帮助。他对学生侧重于传授治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通过思维方式的变革达到观念的创新。给毕业研究生写下这样的赠言:“思想着才是幸福的!”

       有些事的回味,越久越浓。师从先生三十余年,每每与先生散步,他总是喜欢把手搭在我肩上。他说:“我们这些人应该做什么事,要么你的研究成果可以永垂不朽,要么是能够影响社会,否则自说自话没有意义。”

与先生深夜学术漫步,常常聊着天南海北、古往今来。他说读书作文,无疑是一种自得其乐,陶冶性情的事业。不能实现“兼济天下”宏愿,尚可退而求其次,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乐趣。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也许,回忆会在阳光下沉淀。先生说:“打坐冥想,适合做抽象思辨的理论研究。”在金桂花开的时节,读先生的著作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李祖仁)


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