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寺心向往之,其乃雁荡山十八古刹之首刹,位于大龙湫锦溪岩畔。山路幽远,云遮雾罩。入山气温陡降,有细雨,风寒凉。入得寺中,古朴简约,一派山林之气。 古寺鲜花香篆,风铃之音绕耳。拜见了法大和尚。一壶永春水仙老茶沸腾着,茶汤呈琥珀色,口感浓厚,带有果香,回味悠长。茶烟篆空,讨教法师,相谈甚欢。法师著述宏丰,拜读《千佛岩下——了法法师书画集》,心生欢喜。 画乃心之所动,了法法师,以佛法之玄妙入画。《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如有爱,画自含情。法师于水墨间探寻生命之哲理,以智慧洞悉人世万物之意,作品无不蕴涵哲理机变之趣、澄澈悠远之境。 丹青传妙法,翰墨寓禅机。了法法师归依佛门五十余载,于修行弘法之余,以清净心执笔,怀慈悲心落墨。于潜心勾勒之际,体悟到正念现前、心生喜悦之境,故而笔耕不辍。法师说:“偶尔偷闲,将内心的佛学感悟付诸笔端。山水画中,对雁荡山独有情钟。以心中净土描绘奇秀群山,以山清水秀吐纳天地灵气,经恬淡心境映照田园风光,借幽深之画境诉说绵延之情感。” 画在精神,而不在形体。法师擅绘佛像,画作朴茂、庄严、神妙,和气,线条定而不滞,逸而不飘,题材简单而又深远,直心写意,慈悲浑朴,跃然纸上。法师说:“每一幅作品,都力求于平凡在见不平凡,将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在以恭敬心构建的深情意境中,借助不同手法将诸佛之法相描绘出来。”云水禅心,如入化境,意在笔先,其画意便有匪夷所思之妙。 红尘沧桑,艺术为修养精神之要,心若无垢,画亦无染。法师之画风严谨,亦工亦写,画面静穆,笔法圆转飘逸,线条清雅明秀。法师之书法古典心性,传统风雅,后宗弘一体,亦是秀润朴拙。心正笔正,宁静空灵,展现了一个心安神定的清凉世界。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功夫在心性修养,功夫在笔墨之外。 春雨中的古刹如诗如画,寺里的腊梅浮动清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禅启心智,艺濡人心,奇迹之孕育,往往都是生活之日常,平和的心,最能调和苦乐二味。午后,坐茶室南窗下,品茗读画,窗外鸟声出自桂树,忽断忽续也。(李祖仁) |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