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轻叩窗,闲聊吃茶,学弟林海嘱余为令郎刻方印,写封信,用以封酒,这是父亲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许,亦是最珍贵的幸福。 余感叹父爱慈心,乃欣然应之,操刀刻一方“宠为下”。世人常道宠爱,然宠之真谛,几人能悟?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认为,世人常因外界的评价而动摇本心,这种依赖是痛苦的根源。憨山大师曰:“此言名利之大害,教人重道忘身以袪累也。”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心无挂碍,看开一切,就会无所畏惧。 宠者,非纵也。纵则失度。过度的宠爱实则是一种负担,它会让人失去自我。真正的价值应源于自我认知与内在修为,而非外界反馈。宠为下,意味着要学会独立,要敢于走出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嬉、笑、怒、骂,不过是游戏人间,人之苦恼来自计较。烦恼皆自找,越贪心,越脆弱。越想得到,越失去。宠者,非骄也,骄则失节。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尊重世界之多元,不鄙不媚,不卑不亢。不要争面子,争来的皆为假,得失随缘。 灯下刊石,刀在石上游走,一如窗外雨打竹叶,声声入耳。真正的艺术,是在孤独中与自我对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人需知宠之真义,明爱之节度。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般般具足。不能一味陶醉于甜蜜中,甜蜜总是暂时的。生命之价值,不在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之澄明。 雨声淅沥,小树在风中摇曳,新叶显得格外翠绿。放下刻刀,泡一壶茶,倚窗听雨。(李祖仁) |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