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斜斜入窗,灯下泡一壶白茶,细品赖微的诗集《大河之上的灯火》。扉页有题赠,墨痕清瘦如旧。与赖微兄相识,竟已四十余载。 忆昔八十年代,风华正茂。赖微兄主事君子兰文学社,力邀余涉足诗评。彼时青衫磊落,谈诗论文常至星夜。兄温润如玉,然于诗道,则执拗如铁。四十年间,世事浮沉,多少人掷笔而去,唯见赖微俯首于诗田,低调深耕,终得今日之丰硕。此诗集收录赖微近十年诗作二百首,乃其第四部诗集,可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映长河”。 与赖微兄虽为同事,彼此关注,却从不拘形迹。平日相见,往往无事。此种情谊,恰似其诗中所蕴之禅意:不黏不脱,若即若离,重在灵犀一点通。其诗如偈语,洗尽铅华,直指本心。譬如诗集中句: “让谛听留住季节行走的声响”,“水看见自己的时候,河流就干了”,寥寥数字,时空之浩渺与生命之静观俱在其中。 读其诗,如观其人。赖微之诗,骨子里透着一股清寂的坚守。他将闽地山间之云雾、深夜的虫鸣皆化入笔端,炼字成金。不尚绮丽,唯求真切;不逐潮流,独守本心。其审美取向,皆从微物出发,抵达宇宙人生的苍茫之境,又融现代意识之孤光,遂成一家之风。正如多位诗友所共识:赖微沉潜于个人生命体验与地域风物的深度对话,从而形成了不可替代的诗歌质地。 诗集中,有对大千世界众生万象的低吟浅唱,也有对纷繁驳杂人生世相的观察与思考。更有对一盏孤灯的凝视,宏阔与幽微并存。赖微希图通过自我内心省察,对客观存在和更宽泛意义上的“大河”,完成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具体或形而上的呈现与观照。曾经历时代之大潮,亦需品味个体生命之幽独。 长河流动火,静默起雷音。相见本无事,万籁在君心。掩卷长思,忽有所悟。赖微兄以诗为舟,渡时间之流。这大河之上的灯火,既是其诗集的意象,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于岁月长河中,用以照亮彼此、温暖心灵之星火?赖微说:“我只是用诗㰤的灯火照亮尘世,照亮自己。仅此而已。” 窗外雨歇,壶里茶烟袅袅,此刻心亦澄澈。读诗饮茗,温润了时光,也沉淀了自己。(李祖仁) 链接:赖微,本名赖世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飞越黄昏》《守望家园》《随风飘过》《大河之上的灯火》,有作品获全国和省市诗歌奖并入选国内及境外多种诗歌选本及年鉴。 |

新闻热点